方言是一个地域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记忆。为了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语言资源,年永安话被列为福建省17个中国语言保护工程调查点之一。
近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永安话)发音人遴选活动在我市举行,通过活动寻找标准的永安话发音人。
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永安话)发音人的遴选现场,今年65岁的林正灿是土生土长的永安人,完成测试后,他还为评委们展示了小时候常说的永安话儿歌。提起永安话的传承林正灿表示,方言和民间民俗一样,如果失传将十分可惜,他希望为永安方言的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
据悉,此次遴选对象包括男、女性老年发音人,男、女性青年发音人四类。根据要求,参与测试的市民需要用本地方言作自我介绍,讲述一则故事、笑话、顺口溜、民谣,用本地普通话朗读范文等,充分展示了永安话的特色。
来自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专家团队根据候选人的生活经历、音质、面貌和现场表现,确定相应的永安话发音人人选。
通过遴选,届时将选出永安城关话发音人4人、永安地方普通话发音人3人和口头文化发音人1至7人,专家团队之后将对永安方言进行纸笔调查、录音、摄像等,全面采集永安方言原始数据,并进行科学整理、开发和展示,并将采录的数据以数字化方式存入国家和省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永久保存,为当代和后代留下宝贵的语言资料。
图片:永安电视台
文字:刘学鹏、赖光能
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