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专家认为,旅游业是给人带来身心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幸福产业,能够在促进国民健康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健康中国”的催化剂。顺应大众旅游时代需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总结旅游业的发展变化时,概括出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其中,“养”即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旅游新需求、新要素。在大众旅游时代,人们普遍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旅游的重点逐步从身体的旅行转向身心的放松,大力发展养身、养心的健康旅游正是顺应了这一需求。
旅游与健康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旅游的本质就是要给人带来健康快乐:“这要求旅游产业的管理者和旅游服务的提供者站在促进人类健康的高度,向人们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产业和服务,以《纲要》的发布为契机,把旅游作为重要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内容来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旅游+健康”形成的健康旅游产业能够向人们提供最直接的健康服务:“《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打造健身休闲综合服务体,积极培育冰雪、山地、水上、汽摩、航空、极限、马术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健身休闲产业带。这些领域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都将直接促进旅游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于如何推动健康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曾表示:“我国要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发展中国特色的健康旅游,要从‘身’‘心’两方面着手,建设综合性康养旅游基地。要加快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健康旅游与其他形式旅游协调发展,充分放大健康旅游产品的综合带动作用。”
康养旅游基地建设热潮兴起
受顶层设计的推动、消费市场的刺激,各地正积极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建设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从总体布局来看,云贵川、长江三角洲、山东、东北长白山等地区的健康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云贵川康养基地主要依靠自然环境,开启度假疗养模式;山东康养基地配套设施较为先进,医疗科技也较为发达;而长三角区域的产品体系最为成熟,尤其是软服务走在国内康养领域的前面。
今年1月,为引导推动旅游与健康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改善旅游休闲环境,打造一批产业要素齐全、产业链条完备、公共服务完善的综合性康养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在前不久上榜的首批40家国家旅游示范单位中,就包括了5个中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河北以岭健康城、黑龙江五大连池、湖南灰汤温泉、贵州赤水。
以河北以岭健康城为例,据以岭药业董事长吴以岭介绍,它是目前国内首家集医、药、健、养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以“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八字养生文化引领,共建立了相应的四大特色养生馆,融合现代科技,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宁静优雅的园内,一座亭台,一泓清水,半池莲花,几处小桥流水,几处花鸟虫鱼。在这里可以体验寻找百草的乐趣,亲手制作药膳,习练传统养生运动……”网友“清风”在博客上写下了去以岭健康城游览的经历,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本有较严重的失眠症,在以岭健康城休养的时间里,健康管理中心结合特色方药、五行音乐、禅定安神、氧吧怡神、心理调眠等方式为他订制了特色服务,改善了他的睡眠质量。
针对各地兴起的康养旅游基地建设热潮,专家建议,建设基地时应深度挖掘消费者的需求行为,与其打造包罗万象的巨无霸式产业基地,不如进入更有盈利能力的细分市场,比如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开发更为专业的健康旅游产业。
中医药旅游正成我过特色
据了解,健康旅游产业在国际上市场巨大。年全球健康旅游产业的规模是亿美元,很多国家都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旅游产品体系。比如瑞士的抗衰老,新加坡、日本的体检加治疗,匈牙利的养老和保健等产品均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
在我国,健康旅游的特色是什么?医院院长孙士江说,传统中医是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医中药、针灸、气功医疗等在国际上广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