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
据统计,今年1到8月,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数为12.07亿人次,总收入亿元,开工率达94.5%,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万人。乡村旅游有序复工复产,乡村旅游总人数、总收入均已恢复往年同期的九成多,近郊乡村游已成为新形势下群众外出游玩的首选方式。后疫情时代,如何找寻乡村旅游新价值点,谋势创新发展?
01
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
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为30.9亿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次一半以上,乡村旅游总收入1.81万亿元。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多元需求中成长,已超越传统农家乐形式,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催生了特色民宿、夜间游览、文化体验、主题研学等产品和项目的开发,乡村旅游也从过去的一个点、一个村,扩展为一个片区、一条特色旅游带,乡村风情小镇、沟域经济等发展迅速。
9月12日,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召开。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在会上介绍,今年一季度乡村旅游收入同比下降77.1%;到第二季度,乡村旅游形势大为好转,环比增长达.8%;7月至8月,乡村旅游总人次、总收入恢复更为明显,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胡和平强调,要在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采取更积极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工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略,围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扩大乡村旅游优质产品供给,推动乡村旅游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胡和平指出,旅游扶贫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确保交出满意答卷。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体系重要内容,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重要抓手。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紧围绕制约乡村民宿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手抓促进发展、一手抓规范管理,积极推动乡村民宿健康可持续发展。
02
如何找寻乡村旅游新价值点
疫情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旅游者的需求特征、出游空间以及消费模式。在此过程中,乡村旅游由于距离的适宜性、时间的可控性,自然的亲近性,消费的便民性得以率先复苏。随着整个社会的数字技术变革以及进入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或许会呈现以下趋势变化:
趋势一:乡村旅游加速由“视觉消费”转向“内容消费”
乡村旅游消费将不仅停留在“察言观色”,“内容跨界”将进一步升级,“前浪”“后浪”新旧消费迭代需求会进一步融入乡村,进而拓展消费边界,乡村+潮流、乡村+研学、乡村+疗愈、乡村+文创等新玩法将层出不穷。
趋势二:乡村旅游“美好生活”属性将放大,精致生活将是标配
疫情促生巩固的健康观念,将更一步扩大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强烈内生需求。乡村美好生活不再仅是李子柒抖音竖屏里的情怀招引,而会进一步成为现实乡村的真实消费。如何在真实的乡村环境提供精致、健康、有趣的乡村产品,构建精致乡村生活体系将是乡村旅游下一步升级的方向之一。
趋势三:社交媒体和新技术的介入,重塑乡村旅游的消费场景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VR等技术变革纷至沓来,未来已来,在线农场、乡村生活直播、农创云商城等乡村与科技的融合成为现实可能,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将成为趋势。
当前全民健康意识和习惯极大增强,公众更重视生命,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