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永安
“不怕念起,唯恐觉迟,既已执手,此生不负。
若称帝,江山与共,若落败,生死不弃。
永安,我一直在等你。
此生有你,足矣”
——李成器
《永安调》是墨宝唯一的一本古言书,写的比较早,可我看的却比较晚。很多书友看完觉得很虐,可我觉得纵使心酸,更多的是庆幸。
武家贵女,李氏皇孙。可却难求一纸赐婚。身份的差异注定了他们一路走来的不顺利,但也让读者明白他们内心不变的坚持。
全书都是以永安的视角去写,很多人,很多事描写的并不清楚,但墨宝细腻的笔触还是读着很有感觉。
永安,在我看来是个聪慧温婉的女子,她爱成器,爱到心里装不下任何,爱到为了成器,可以一次次的护住他在意的东西,不计代价。可她也是个普通女子,渴望有人疼爱,渴望有安稳平静的生活。被迫嫁给他人后,永安想过要与李隆基好好过日子,这个想法并不过分,因为那时的她看不见她和成器的未来。我们通过墨宝的笔迹看到了永安一路走来的纠结,不安和心痛,永安对成器不是不爱,不是爱的不够,而是想把爱藏在心底,让这份爱保持最初的纯粹不含阴谋。
成器,翩翩君子,温润如玉。他身负家国重任,在女帝当权的时代,他唯一的路就是隐忍和退让。眼看着母亲被暗中赐死,看着永安嫁给自己的弟弟,可他却无能为力,假笑着收下武则天赐给他的一个个姬妾。他苦苦等了十年,只为等到和永安的相守。姬妾成群,却多年无所出,他想要的只是当年那个与他同游书院的灵秀女子,其他别无所求。我们无法考究成器是否想过忘记永安,但多年的坚守,总归得到了回报。
书中不止他们,还有狠辣却难求真爱的婉儿,有带着对张九龄的爱嫁给他人的仙蕙,有为了谋权不顾一切的太平,当然最让我心疼还是曾经永安身边的小宫女宜平。如果说永安和成器多年的等待与坚持换来了相守,那么宜平和成义就是那个时代最现实而又残忍的结局。在永安的寝宫外,两人一次意外的碰撞便互相产生了情义,永安为了成全宜平,将她送出宫。原以为宜平和成义会是一段佳话,可造化弄人。成义只是庶子,宜平也只是他的一名侍妾,最终成义受现实所迫,忍痛将宜平送与他人。那人并非对宜平不好,可我记得书中曾描述过,有一回永安出宫去看望宜平时,问她“还是记得过去吗?”宜平回答说“忘不了,也不想忘。”宜平心里始终都有李成义,即使有心想着安于现状,也总期待着有重逢的一天。天不遂人愿,宜平最终成为一颗棋子死于宫乱。她的苦苦等候换不来任何结果。
全书通篇读下来,没有写的很甜蜜的片段,没有海誓山盟的承诺,只有一次次的心酸与错过。可即使这样,我还是在书中看到了温暖,是他们坚守不变的温暖。
不论过程如果艰辛,最终永安和成器还是换来了执手白头。成器将皇位让给李隆基,依旧做他的潇洒郡王,只因为他要的东西都已得到“盛世,永安”。
《永安调》是我很喜欢的一篇古言短篇,墨宝在一段传奇历史中选择了一个传奇人物——李成器,给他了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使历史中并没有永安的存在,可这个故事却是带给了万千读者感动和触动。
“年少时那一卷残纸,他所说的不负,我已看到。我想说的,也许日后再没有机会说出,但已不再重要,无论我站在谁的身边,历经日后的血雨腥风,都是和他同样的目的,保住父兄性命,拿回这天下河山。
既已执手,此生已尽。”
——武永安
“成器,抱歉,你的盛世永安,我难以成全。”
他笑着,望这艳阳下的长安城:“你做到了,我一直想要的。”
我不解看他,那双眼睛在日光下,退散了所有的杀戮决绝之后的淡然,竟恍如当年初见,清澈如水:“我要的东西一直未变,”他缓缓地低下头,静看着我,"盛世,永安。"
作者有话说~
这篇文章是很久之前的存货啦!文档显示的存稿日期是“.4.:41”,当时的我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学生,只敢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躲在被子里看小说,写下自己一点小小的见解。
时隔两年多,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可以光明正大的看小说了,但我仍然喜欢在夜晚关灯的房间里借着微弱的手机灯光看小说,可能是多年来改不掉的习惯吧。
给文章排版的时候,无数次唾弃自己曾经稚嫩的文笔,但是却不想改动分毫,因为每个时间里的看法都大不相同,曾经深夜写下的小小感受也应当是独一无二的。
最后的最后,允许我用一个小粉丝的身份表白一下墨宝非宝大大,她的书总能给人不一样的观感和惊喜。
——罐罐
文字编辑:罐罐
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