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愈演愈烈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特区政府昨宣布进一步扩大红色外游警示至所有海外国家或地区。由明日零时起,除内地、澳门及台湾外,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所有入境本港人士,必须接受14日强制检疫或医学监察。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过去两星期香港新增57宗确诊病例,其中约九成是输入性病例或其密切接触者。目前,香港防疫焦点已转变为防止境外输入,如不采取更严格管控措施阻止输入性病例在社区传播,本港过去两个多月来的防疫工作将前功尽弃。特区政府亦强烈呼吁市民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外游及公干计划。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见传媒时宣布,除内地、澳门及台湾之外,向全球各国及地区发出红色外游警示。中新社
市民非必要勿外游公干特区政府早在2月8日即开始实施自内地入境香港的人士接受强制检疫的措施,接受强制检疫人士必须留在固定住所进行隔离,接受医学监察人士可以外出,但必须佩戴口罩且每日汇报身体状况。
昨早,林郑出席行政会议前又宣布,从19日零时起,所有由外国入境香港的人士(不论是否香港居民)必须接受14日强制检疫或医学监察。在特区政府向全球发出红色外游警示后,她吁请除非有必要或急需的事情,否则香港居民应停止外出旅游和公干。
被问及新措施为何要在两日后而不是更早实施,林郑回应:「香港是一个航空枢纽,我们在外地升学的留学生数以万计,所以在这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时间,往往是24、48、72小时,给大家作好准备。这也是一个务实做法。」
当局多次呼吁市民如无必要勿外游,往日繁忙的香港国际机场近日冷清。中通社
林郑表示,截至前日,中国内地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确诊个案超过8.2万宗,逾人死亡,两组数字均较内地多。过去两星期,本港新增57宗个案中,50宗属输入个案,患者若非曾在潜伏期外游,便是与曾外游人士有紧密接触。
将增加留学生回港航班因应英美两国疫情,部分香港学生近日纷纷提前回港。林郑说,特区政府非常关心在当地留学的学生,她于上周五与国泰航空高层会面,获国泰承诺增加回港航班及采用大型飞机。她提醒准备回港人士应注重个人卫生,在返港航机上要佩戴口罩,以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另外,考虑到英美留学生在当地购买口罩或有困难,特区政府已安排6.7万个口罩,经国泰免费分发予包括留学生在内的乘客。
受疫情影响,很多航班取消。
林郑表示,世卫组织已宣布疫情全球大流行,专家意见认为香港防控政策有成效且可继续沿用。她指,即使公务员两周前开始逐步复工,政府仍非常严格采取保持社交距离措施。
4月20日全面复课可能性小至于学校复课方面,林郑坦言依目前疫情来看,不太可能于4月20日全面复课,即使届时情况较稳定,也只能分阶段复课,较高年级的学生先复课,低年级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复课机会甚微。
她表示,政府在增加口罩供应工作上已有进展。随着内地复工复产,从内地订购的口罩可顺利运抵香港,但目前数量仍不多,希望稍后有所改善;政府鼓励部门自行采购口罩工作也见成效,部门已购买超过万个口罩向员工分配。本地生产方面,除惩教署增加生产线外,一些本地生产商亦开始投产。可重用口罩的科技研发和生产工作取得进展,可望下月公布分发安排。
资料图
多方努力增供儿童口罩林郑指,全球防护物品紧绌情况或会持续颇长时间,部分防护物品出产国已停止出口产品,如有善心人仍能采购,欢迎他们将防护物品捐赠予政府,政府会全数转送予弱势社群和有特别需要人士。通过此方式,政府已把逾万个口罩转赠予弱势社群、长者、病人组织等,另有万个口罩正在等候转赠。
林郑表示,因应儿童口罩市面供应紧绌,惩教署会改装一条半自动生产线, 生产儿童口罩,又会引入新机器或半制成产品,增加制造儿童口罩。政府物流服务署已购买一批儿童口罩,可与学校分享使用。教育局会联络内地生产商增加供应,政府会要求参加资助计划的本地生产商生产儿童口罩;科技应用研发的可重用口罩也有儿童版,可供儿童使用。
内地抵港检疫令维持不变昨晚,卫生署发布进一步扩大海外抵港人士卫生检疫安排指,由3月19日零时零分起,港口卫生科人员会根据《预防及控制疾病规例》(第A章),要求所有于抵港前14日曾到所有海外国家/属地(不论是否香港居民)接受家居强制检疫。同时,早前公布就抵港前14日曾到韩国大邱及庆尚北道、伊朗,以及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伦巴第及威尼托地区须入住检疫中心的卫生检疫措施仍维持不变。
卫生署强调,根据《若干到港人士强制检疫规例》(第C章),就所有由内地抵港人士(不论是否香港居民)发出检疫令,强制有关人士必须在家居或其他住所接受检疫14天的措施亦维持不变。
个外游团取消特区政府昨宣布对所有海外国家及地区发出红色外游警示,本港多间旅行社随即宣布取消即日起至4月间的全线旅行团。旅游业议会总干事陈张乐怡表示,截至16日中午,本港旅行社已取消逾团,受影响人数近14万。她形容目前疫情严峻,呼吁政府尽快推出新一轮救助措施,以免触发倒闭潮。医学界均对特区政府新措施表示欢迎,相信有助防止病毒继续输入。
陈张乐怡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旅业议会和所有组办外游团的旅行社正与政府紧密联系,竭尽全力协助仍处外地的旅行团旅客早日回港。至于未出发团,旅行社会按照报团条款及议会规条去处理。
本港多间旅行社在政府扩大红色外游警示范围后,即时宣布取消即日起至4月期间的全线旅行团。康泰取消5月1日前出发的所有出境团,已报名顾客可选择转团、保留团费或扣除手续费后退团。至于5月1日及以后出发的旅行团,会根据疫情发展及各地出入境政策再作安排。
永安旅游及金怡假期均取消即日至4月30日期间出发的全线旅行团。其中永安顾客可选择转往其他稍后出发的旅行团、保留团费1年,或减除手续费后退回团费;金怡假期顾客可转往其他稍后出发旅行团,保留团费或订金至年12月31日或之前出发的团,或减除手续费后退回团费。
纵横游亦取消即日至4月15日期间出发的所有旅行团。4月16日或以后出发的旅行团会于稍后再作安排。所有旅客可以免手续费退款或保留团费6个月。
图自:港台
专家倡返港留学生集中检疫
本港医学界对政府抗疫新举措表示欢迎。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许树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仍会持续一段时间,特区政府做法是防止病毒输入香港的有效方法。他说,在疫情全球蔓延情况下,许多海外留学生都想返港,没可能停飞所有航班。海外留学生返港后,居家隔离能有效防止病毒直接流入社区,但前提是他们不能偷偷外出;若有发烧或呼吸道征状,要与卫生署联系并接受检疫。
许树昌形容欧洲疫情十分严峻,担心有人或已在潜伏期内乘坐飞机将病毒带往其他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内地、美国和香港等都在研制对抗新冠病毒的疫苗,但预料疫苗成功面世至少需一年半时间。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则认为,政府应进一步拒绝所有「非香港居民」入境。他预计未来一两星期将有大量留学生由外国回港,相信当中部分已受感染,建议政府可征用已落成但未入伙的屋邨及酒店,将这批留学生集中检疫两三天,在量度体温及取样检测后再进行家居隔离。他直言若政府不进行堵截,感染人数料会大增,香港亦会在两星期内沦陷。
澳门今起禁外国人入境澳门特别行政区昨日公布行政长官批示指,为防止新冠病毒感染在澳门传播,由3月18日零时起,禁止除中国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居民及外地雇员身份认别证持有者以外的所有非本地居民进入澳门特别行政区。批示指,基于公共利益,包括防治疾病、紧急救援以及维持澳门特区正常运作或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例外情况,卫生当局可豁免上款所指人士遵守有关的措施。
据悉,澳门昨新增2宗确诊病例,累积达13宗。其一为一名20岁在英国留学的澳门女生,日前由伦敦乘坐飞机经吉隆坡,16日深夜由香港乘金巴经港珠澳大桥入澳,由于有发烧,医院后确诊,正隔离治疗。另一宗是昨早确诊的47岁西班牙男子,他到澳门经商,15日乘坐俄罗斯航空班机由马德里前往莫斯科,再转到北京,16日乘坐澳门航空班机到澳门,入境时有发烧,医院,属输入个案。
全球同步限制外游有利抗疫
香港商报评论员李明生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新阶段,在「全球大流行」下,香港面对的风险已由内转外,连日来便出现多宗来自海外的输入个案。故此,行政长官昨宣布向全球发出红色外游警示,从外国抵港人士须接受14天强制检疫或医学监察。其实除香港外,各地政府均在渐引入全球性的限制外游措施。毫无疑问,全球同步限制外游,有助防范疫情进一步在环球扩散。
上月底本月初,香港新增确诊个案一度降至每日只有0至3宗,情况令人欣喜,可惜随着疫情在海外急速升温,境外输入个案开始增多。许多国家的抗疫工作未如人意,新增确诊数字如火箭般飙升,譬如英国还居然采取「放任式」手法,干脆呼吁国民不要求诊,要求有病者只须留在家中,更莫说要对怀疑患者进行病毒测试了。昨世卫呼吁各国应扩大检测范围,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反复强调「测试、测试、测试」,直言「我们不能蒙住眼睛去打这场战争。」连发达国都没做妥测试,官方确诊数字并不反映疫情实况,那么其他医疗条件落后地方,则不排除有更多隐形患者在传播病毒了。所以,由香港到其他地方,便唯有引入全球性的限制外游措施,否则必然增加病毒从外流入的机会。
其中,如何好好应对大批回港留学生,更是一个重大难题。他们与钻石公主号邮轮客与湖北回港港人并不相同,一来不是以包机形式返港,而是先后分别乘坐不同航机回来(部分并已来港),二来所涉数量庞大得多,不是数百人而或是数万人,故政府不容易全部掌握资料。再者他们也不可能入住供应有限的检疫中心,只能分散地回到各自在港家庭。他们有患病风险存在,毕竟如前所述对各地潜藏多少隐形患者均心里无谱,本港昨便新增一宗留学生确诊个案。所以,我们诚须高度戒备,由家人到政府都不能掉以轻心,甚至要以接回邮轮客和湖北港人的态度应对,如此方可保障学生及其家人安全,以及降低输入个案导致社区爆发的风险。
由于疫情可能二度袭港,林郑昨坦言,下月复课已无可能,未来一两个月亦机会好微;换言之,我们要有心理及实质准备,抗疫工作须持续好一段时间。事实上,过去一两个月的疫情,已令香港经济大受打击,上月来港旅客暴泻96%至不足20万人,旅游零售行业自然苦不堪言。生产链断裂的问题更将扩大,继内地工厂停工后(现已陆续复工),海外愈来愈多工厂亦恐因应抗疫需要而陷入停滞,故无论原材料抑或制成品的贸易往来难免需求大减;加之 余波未了,港首季出口指数就跌至16点,创出有纪录以来 。旅游和贸易作为香港两大传统支柱产业,两者陷入低谷必然冲击经济和就业, 尚未完全反映疫情影响的失业率,已攀至3.7%的9年新高。
长痛不如短痛,一日疫情不受控,经济社会一日也难复常。全球限制外游措施,不仅可降低本地居民的患病风险,也有利于切断病毒的传播链。做好自己也等于造福世界,勿让自己沦为病毒宿主、勿使病毒植根自家土壤,无疑是对遏止「全球大流行」的 贡献。
END
编辑:郑婵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