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国笋竹之乡
永安作为中国野生金线莲的中心产区
在全国第一个被授予“中国金线莲之乡”
我们的金线莲在市场广受欢迎
日前,经过多方努力,“永安金线莲”地理标志商标通过国家商标局初审并公告,这将是永安市的第10件地理标志商标。
民间言:
北有冬虫夏草,南有金线莲由此可见
金线莲的食用、药用价值颇高
永安关于金线莲的传说
你知道吗?
据宁洋(后称小陶镇)一带村民传说,公元后—年(清道光)年间,宁洋桐林有一富豪得一怪病,遍访名医诊治均无效。某日,一长工告知宁洋有一神医曹四公(注:道光《福建通志》里记载此人)能治百病,于是择吉日请神医就诊,神医观辇,指“派青草”,(注:民间巫医求神问药的一种,南方一带流行)于是将辇轿抬到村外涧边,将临近的青草一种一种地问,当问到一株金边小叶植物,只见其叶脉金黄且略带紫红,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于是掷茭确认,无误,即连根挖出带回做药,连服三次,富豪怪病痊愈。
此后,这种金边小叶植物便被当地村民视为神药,叫作“金草”、“神药”。在民间中口口相传。然而,村民们在采摘时难以辨认,于是请教曹四公,四公言:此药植株矮小,叶面呈紫色,有金黄色的脉络相连,就叫“金线莲”。
另,传说年—年(清光绪)年间在永安天宝岩有一农夫患重肺疾,一天疼痛难忍,他挣扎着到一涧边将一株有金黄叶脉的植物咽下,也许是吉人天相,他生啖这种植物后减缓了疼痛。而后,他一发病就采摘这种植物生啖,数周后他的肺病好了。
后来他把这种植物带下山出售给当地的药店。经药店老板辨认后确定此药就是民间传说中的“金线莲”。
看传说金线莲有奇效
还别不信
历史上根据史料记载
金线莲的渊源还不止一个
历史渊源永安小陶、洪田、上坪、青水、安砂等乡镇均有野生金线莲。据考证,永安民间采摘金线莲作药引,源于公元14-20世纪的明清。公元14-17世纪时的明朝永安著名中医赖沂就用金线连为药引治疗小儿惊风,公元年-年时清代乾隆年间大湖名医赖绍禧精于外科,将金线连用于消炎镇痛之药。
在西医传入永安之前,中医是唯一的医疗手段,用青草药治病居多。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永安大药房“德和堂”就有收购金线连。德和堂生意兴隆且常与外省药房交往,当时由永安笋帮商贩将当地金线连贩运到上海出售,为了与其它地方的药材区分开来,药房就将这种金线连称为“永安金线连”。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永安名医聂诗增、聂景山均有采用金线莲作为药引,其药方所列即为“永安金线莲”。
据《永安市志》(年中华书局出版)记载:年第一次开展中草药普查,永安查出中药多种,珍稀品种中就有金线莲。——年12月第三次普查,估测全市中药资源产量为吨,其中珍稀品种有金线莲。由于金线莲稀少,其收购价格比其它青草药材要高出许多,因而,永安小陶、洪田、上坪等乡镇的农民多有采摘出售。
20世纪60年代,永安医政部门组织农村赤脚医生培训,在其培训材料《农村赤脚医生实用手册》中就有记载永安金线莲的药用功能。20世纪60年代中期,永安医药公司就有收购金线莲干品。20世纪70年代,唐山发生大地震,组织各地收购草药,就有永安金线莲。
所以说金线莲通过了国家商标局初审
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永安金线莲品质好
金线莲全国到处都有
但我们证明了我们的早、我们的好
我们的史料、我们的规模都是宝~
相信不久的将来
大家一说到金线莲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永安
来源:永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黎贺娣罗兴灯
综合百度百科
编辑丨宝蓝
总编丨永宣
投稿邮箱:YASXWZX
.COM(永安市新闻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