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德清县测评总成绩位列全国县级市(县)第一名。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是反映城市发展实力、文明程度、整体形象的金字招牌。
俯瞰德清蔡俊摄
6年创城,德清接力赛跑。按照德清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各级各部门上下同欲、齐心协力,让这座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品质不断提升。
6年创城,德清全力以赴。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强势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大提升”行动,合心合力共促城市蝶变。
年,在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考之年,德清坚持“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品质”“更高效能”,全县上下勠力攻坚,最终打赢文明城市创建这场硬仗。
“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名归,不仅是对德清文明进步的肯定,更是对德清未来发展的期许,承载着德清高质量发展与百姓福祉深度融合的城市梦想。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当深秋的暖阳袭来,我们走进这座浙北小城,文明新风正扑面而来——
拉高标杆坚定求索
“众人拾柴火焰高,荣誉的获得是全县人民不懈努力的结果,‘创城’成功了,这非常不容易。”“我是一名志愿者,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我自豪、我骄傲!”……连日来,德清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消息传来,全县上下各行各业无不欢欣鼓舞,武康街道居民郑建妹第一时间转发了这个“好消息”,作为一名常年的社区工作者和街道首届居民议事员,她感慨地说:“这份荣誉我们实至名归。”
社区宣传文明创建白羽摄
近年来,德清县严格对照《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创建高标准,打造城市高品质,群众对创建文明城市的满意度达到97%以上。“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难事,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德清县主要领导表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德清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创新思维,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水平。
拉高标杆,坚定求索。德清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69个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对创建工作负总责,形成了“一把手”抓创建的良好格局。县创建办制定“网格化管理机制,所有县领导担任社区一级“网格长”,统筹协调解决社区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
文明城市创建誓师大会蔡俊摄
“道路畅通了,消防隐患也排除了,我们老小区如今可是‘改头换面’了。”说起文明创建的“硕果”,德清县祥和一区的老百姓们啧啧赞叹。作为开放式的老旧小区,这里曾经因缺乏物业管理整体环境较为杂乱。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德清县主要领导深入一线督查,发现问题后当即要求整改。随后,武康街道第一时间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以业委会自管的形式让这里的整体环境大为改善。
一路“挑刺”,一路督办。数据显示,德清建立县领导包小区、包路段、包镇(街道)、包分管的“四包”工作机制,3年来,全县县处级领导参与文明创建现场督查余次,召开现场协调会余场次。
确保解决之后不反弹,近3年来,德清在对全县13个镇(街道)、32个创建重点部门和66个三类考核对象的文明创建考核中,共计亮黄牌46张,创建工作向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转变。县创建办制定《德清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督查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内容,形成“日巡查、周例会、旬暗访、月排名、季亮牌、年考核”的督查考核制度,确保文明创建形成长效。
攻坚克难不留死角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持久战,必须以锲而不舍的决心攻坚克难。围绕“高标准高质量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德清强势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十大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文明程度。
高温下亮化工人检修路灯蔡俊摄
武康私营城,迎来大变样。曾经,在德清人的印象中,私营城一直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住宅、商店、工厂集聚,整治涉及近幢房屋多户家庭1.2万余人。“私营城整治提升的3年,是私营城蝶变重生的3年,是多部门联合奋战、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3年。”武康街道党工委书记何爱芬感慨地说。
面对私营城消防、违建等各种顽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武康街道与整治办、工作组、县相关部门一起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共投资3亿元实施立面改造、市政道路改造以及背街小巷改造三大工程,完成立面改造栋楼,路面改造5.5万平方米,背街小巷改造6万平方米,增设停车位余个,通信、燃气、监控、交通管理等设施全面完善,整洁、安全、宜居的崭新小区跃然眼前。
铁心硬手抓整治,随着创建的深入,难啃的“硬骨头”一个个被攻破—
小区的常态管理方面,德清集中开展“小区管理提升”专项活动,投资2.77亿元,对城区21个老旧小区进行分批改造;个共建单位每周到结对共建的小区开展常态网格化活动,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等管理。
提升市场管理水平方面,县创建办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常态化督查,重点针对市场内占道经营、越摊经营、卫生健康等问题,进行不定期督查,形成良好经营秩序。
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方面,以破解“停车难”为突破口,通过“划一批、改一批、建一批、各镇(街道)增加一批”的形式,全县新增停车位个,其中县城区新增个。
……
时光荏苒,踏上文明之旅的德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年比一年美丽。
民心所向城市蝶变
文明城市的创建,是一场永不停歇的长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拿牌子、争荣誉,更需要不断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让这座城市更加宜居乐活。
连日来,在武康街道金宇银座等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中,住户们对于这个便民利民的好事也是充满期待。“多亏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电梯装好,我们生活就方便多了。”永安小区26幢住户唐先生说。预计今年底,他们就可以使用上新电梯了。
无独有偶,在舞阳街道,过去长期处于全开放、无人管的塔山小区如今也已“改头换面”,引进了物业公司,安装了大门门禁,划设了余个停车位,还配备了篮球场。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今年,该街道全力打造“五治融合中心”,为居民提供多样化服务,设立群团、人大、政协等服务站点18个,设置幸福邻里、图书馆等功能室15个,满足各个年龄层人群的服务需求。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此外,德清阜溪街道、康乾街道聚焦民生实事,环境卫生、小区管理等方面也大为改善。
城管拆违白羽摄
文明创建,城乡同行。
新市镇针对整治难点,创新推出“三色服务”,通过联合“执法蓝”“志愿红”“环卫橙”三方力量,督促不文明现象整改,确保文明创建不留死角。今年截至10月底已开展文明创建“三色服务”余次,开展乱张贴、乱停放、“三小车”违停等专项整治80余次。
雷甸镇以创城为契机,通过对农贸市场内功能区域进行优化组合,将自产自销摊位重新划定招标,解决以往摊位混乱、管理困难的问题,同时因地制宜,增设个停车位,做到应划尽划。
……
不断优化城市环境,德清文明城市创建的脉搏始终与城市发展、群众生活“同频共振”。
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德清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举世瞩目的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圆满召开,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展览中心成为德清新地标;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开园启用,德清人有了第一所家门口的大学;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湖州段、杭宁高速改扩建、杭德城际铁路等加快推进,德清正式迈向“轻轨时代”……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6年间,德清发展之势如奔涌之潮。
志愿服务风景靓丽
在文明创建这场接力赛跑中,“党员志愿者”“红马甲”的身影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他们都有着一颗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添砖加瓦”的心。
武康阿姐送清凉王正摄
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标,这几天,在舞阳街道,德清嫂·舞阳大妈又开始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好更要维护好的相关知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需要志愿者,我希望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助力创建工作。”参加宣传的“德清嫂”之一冯玉英说。
志愿服务,让城市更美好。德清县妇联在县级层面,成立了德清嫂美城、洁城、暖城等志愿者队伍,在镇街层面,成立了12支志愿服务分队,共发动志愿者1万余人次,为文明创建贡献巾帼力量;德清县康乾街道成立“红立方”志愿者队伍,深入拆迁安置小区全面重点整改楼道堆放问题;德清县政务办党员志愿者积极开展百乐街“路长制”工作,清理路面垃圾,引导和协助非机动车整齐停放;德清县民政局、德清县公积金中心党员志愿者赴共建小区开展常态化网格化活动,主要是对小区路面及绿化带进行清理……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德清积极探索网格化和路长制管理工作,百余个共建单位多名党员干部深入街头巷尾,对责任路段的环境卫生、停车秩序等进行维护与引导,同时在城区25个主要交通路口参与文明交通劝导,他们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
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德清共有注册志愿者14万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达多个,志愿服务组织余个,年均组织志愿服务3万多场,服务时长突破万小时。
路口执勤温馨一幕白羽摄
此外,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交通秩序、城市管理等突出问题,德清以“智慧化”赋能打造“智慧城管”德清时空信息云平台,涵盖垃圾智能监管、智慧渣土、智慧市容、智慧市政等城市管理的全领域,进一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合力创城走向幸福
山清水秀小城德清,孕育了崇德向善的德文化,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德清,这座道德高地也越来越靓丽。
头顶高高发髻,身着精美汉服,满怀理想,朝气蓬勃,这就是德清“有德小子”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形象,也是德清文明形象充满童趣的代言人。
为了更好地推进德清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年,德清县文明办联合县网信办、县教育局等,在全县近5万名中小学生中评选真人版“有德小子”。“‘有德小子’是一群品学兼优、勤劳朴实、热心公益的孩子形象,他们以自身的优点影响带动身边的人,让道德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入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德清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潘强说。
随着文明创建的深入,“有德小子”内涵正一步步充实,他们除了以各种形式参与德清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外,还会穿戴统一的服装和标识,在各种场合代表德清形象,展示德清青少年的青春与活力。
公民道德频添新内涵,“有德小子”只是其中之一。
德清的道德文化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民间设奖奖百姓”就传为佳话。从年至今,德清百姓自发设立76项民间奖项,奖励各类先进典型0余人,涌现了一批令人肃然起敬的草根道德模范。同时,德清县成立道德模范宣讲团,开展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五进”活动,讲述好人故事,传播向善精神。
从“德清嫂”、“民间设奖奖百姓”、文明德清“十八礼”,到“德文化”学院、“有德小子”,如今德清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德清县文明中心主任陈磊表示,德清将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对这些典型人物、特色品牌的塑造,激发德清市民的道德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道德正能量深入人心。
美丽德清蔡俊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城市更出彩。点滴细节之间,如今文明新风在德清见微知著,“润物细无声”地提升着这座城市的文明气质。
翻篇归零,乘势而上。全国文明城市,每3年评选一次,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接下来,德清将继续保持创建文明城市的初心,让德清这座城市更文明、更和谐,让老百姓生活更美好、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