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新华财经上海11月16日电(记者杜康、高少华)16日,国际(永安)竹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办。福建省永安市委书记傅天宝在开幕式上表示,竹产业已成为永安乡村振兴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最快的项目之一。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永安市将创新开辟竹林生态与经济效益共赢新路径。
今年的竹博会与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联动举办。“竹博会首次走出永安,在上海与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联动举办。我们希望,借助文博会的广阔平台,立足长三角、辐射全中国、面向全世界,打开永安竹产业新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树牢‘中国竹都’的品牌形象。”傅天宝说。
“竹文化、竹产业历来是永安的重要‘名片’。”傅天宝表示。竹博会开幕式上,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向永安市授予共建“中国竹都”牌匾。
记者了解到,永安现有竹林面积万亩,农民人均拥有竹林面积6.7亩,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竹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目前,永安全市共有笋竹加工经营企业家。年,永安全市竹产业链产值97.8亿元。
自年以来,永安已连续22年举办永安笋竹文化节(竹博会),为笋竹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展销平台,推动永安竹业品牌价值实现正向积累,助力林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
“现在,永安以竹会友、以竹兴业、以竹利民,打造了20余个系列多个品种的笋竹产品,竹产业已成为永安乡村振兴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最快的项目之一。未来,永安将依托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等合作关系,积极探索‘以竹代塑’‘竹林康养’新领域,创新开辟竹林生态与经济效益共赢新路径。”傅天宝说。
“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傅天宝表示,未来永安市将一方面坚持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着力在培育优质资源,壮大龙头企业,深挖生态潜力上下功夫,鼓励竹制品企业机器换工、产品换代、电商换市,打造搬不走的竹产业生态圈。另一方面,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竹产业与竹文化、竹艺术相互融合。把竹制品变成艺术品,提升竹制品附加值和美誉度。
编辑:幸骊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