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地想起乡贤李镜渠先生,在抗日大形势下,他能散尽家财,整理出版《仙居丛书》,此公之心天地可昭;水杉堂创业九年有余,水杉堂不是一无所有,就算一无所有,我也坚定不移地把文化事业推到一个全新的局面。李先生祖父李芬春曾主修《光绪仙居县志》,早年留学日本,与国民党高层陈立夫友善,后与龙游余绍宋先生供职于浙江通志馆。抗战期间,李先生以一己之力出版《仙居丛书》,可谓困苦成书,倾家荡产,李于仙居之意义可昭日月,无奈晚年以大地主身份被牢狱于杭州,客死杭州。世间已无李镜渠,更无公道可言。
对于古建筑田野调查者来说,土改绝对是一个分水岭,是20世纪中国大陆政治制度、社会习俗和社会深层结构彻底洗牌的一个标志,而后是文革十年,当然对古建筑致命打击却是以现代化名义下的所谓“市场经济”,大厦所倾岂有完卵?今日台州文化之良心无非各县市二三人而已,如首郡临海之徐三见、丁先生,黄岩之严振非,天台之朱封鳌、郑鸣谦等诸君,此台州文化之读书种子,台州文化之兴,在于保留当代之读书种子。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