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卖旧书报,俺也有卖过。卖掉了好多杂志和旧书,很多都是文革时的产品啊,打上了特殊时期的历史烙印。没留上几本,真可惜!
以前在人委大院时,经常会碰上卖“叮叮糖”的,挑着两个筐子,筐子装废品,筐子上面放着一个匾,匾上用塑料布盖着一块厚厚的,硬硬的麦芽糖,让俺小孩子们垂涎欲滴。每次听到“叮叮叮”的敲打声,我们都会不由自主滴翻找可以换糖吃的废品。记得,那时,啥废品都收:旧书报、废塑料、牙膏皮、鸡鸭毛,甚至还有鸡内金。呵呵,收废品滴,一般不给钱,“叮叮叮”用铁片和小锤子敲打几块麦芽糖抵作废品估价。
现在,早已看不到这样收废品的了。前不久,俺在街上看到有人卖这样硬邦邦的,需要敲打的“叮叮糖”,只是她只收钱,不收废品!呵呵呵。俺好想买一些尝尝,寻找一下童年滴记忆,但因为有急事,只好咽下口水,匆匆擦肩而过啦!
还有,那时不流行施化肥,都是农家肥。大院里经常也有人挑着马桶转悠,用永安话拖长了音喊:“有尿吗……!”这时候,如果我们小孩子发现自己家的痰盂还没倒,那是最开心的事了!一痰盂的尿尿可以换二三分钱啊!呵呵呵,二三分钱就够买零食吃啦!
往事如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