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之际,漫步燕城,群山连绵起伏,一片翠绿尽收眼底。在这绿意盎然的景象中,灵芝、多花黄精等林下种植的中药材蓬勃生长,为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绿水青山是珍贵的自然资源。近年来,福建省永安市积极推动林下经济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努力探索“两山”转换的新途径,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实践。
金线莲产业化的新篇章金线莲,这一珍稀植物,在福建省永安市迎来了产业化的新突破。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永安市不断探索金线莲的种植、加工与销售新模式,成功打造了金线莲产业链,为乡村经济的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永安,这座被绿色环绕的城市,以其丰富的林下资源为金线莲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片土地上,林农们充分利用林下空间,精心种植金线莲,开辟出一条新的致富之路。永安市的林地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高达44%,为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永安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梅金贵表示,应遵循“培育丰富资源、构建健康生态、推动产业发展”的总体策略,深入挖掘林下经济的潜力,力求探索出一条能够持续利用生态资源、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的创新路径。走进永安金线莲交易中心,琳琅满目的金线莲新产品如金线莲茶、金线莲调味茶和金线莲饮品等让人应接不暇。永安市金线莲协会会长、永安市黄泥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绍榕感慨道:“从单一的鲜品或干品销售,到如今推出各类创新金线莲产品,我们历经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
自年2月8日永安市荣获“中国金线莲之乡”称号以来,其金线莲产业便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年2月,“永安金线莲”更是荣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其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金线莲产业的发展并非坦途。由于历史原因,福建省一直将金线莲视为中药材进行管理,这与公众普遍将其视为滋补食品的习惯存在偏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产业化进程。
转机终于在年出现。得知国家卫健委已终止对“金线莲”新食品原料的审查,并决定按地方特色食品进行管理后,永安市积极向省里申请主持制定相关标准。经过不懈努力,福建省卫健委于年批准立项,由永安市牵头制定福建金线莲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这一标准在年7月得以颁布实施,为金线莲产业化发展扫清了障碍,被业内誉为里程碑事件。在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强化科技支撑、扩大规模并保证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永安市积极寻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在种苗培育和产品深加工方面的科研攻关。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永安市与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市农科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研究金线莲的深加工技术和种苗优选方法,旨在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
同时,永安市还组织专家深入山场,进行技术交流与实地考察,以破解金线莲优质种苗培育的难题。在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种苗中心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精心培育金线莲种苗。通过人工筛选和杂交,他们已经成功培育出5个优良品种,并扩繁了近0瓶。这些新品种在叶片形状和叶脉纹理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特征。
此外,永安市还与多家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金线莲产业的发展。除了永安林业公司的种苗中心外,还有黄泥家、华芝韵等大型金线莲组培生产企业,年产金线莲组培苗近亿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种苗资源保障。
为了进一步推动金线莲产业的创新发展,永安市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共建了金线莲产业研究院。该研究院集成了金线莲种植的关键技术,并致力于研发金线莲的深加工产品,以推动产业的提质增效。目前,研究院已经开展了多个研究项目,包括“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金线莲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近期,为了在农历八月十五之前完成今年的最后一批茯苓接种,洪田镇的种植大户游生德忙得不可开交。他介绍道,在松材线虫病改造后的山场松树桩上接种茯苓菌,仅需60天便可开始收获茯苓。这一举措不仅加速了松树桩的腐烂,消除了松材线虫的滋生环境,还有效减缓了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同时,这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目前,他们已承包了多亩林地用于种植茯苓,并就近雇用当地村民进行种植和管理,同时提供统一的技术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单个最重的茯苓重量达到了60多公斤,而一个松树桩上最多能长出30多个“土疙瘩”。
科技的力量正不断推动林下经济的持续壮大。去年,永安市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到了28万亩,金线莲、茯苓、灵芝等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总产值更是突破了30亿元。这种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正为永安市的林下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科技引领,林下经济焕发勃勃生机,开辟了“两山”转化的新路径。永安市坚持“抓二产促一产带三产”的发展策略,致力于林下经济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打造特色品牌,推动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
在福建御善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金线莲调味茶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忙碌地运转。这些茶杯虽似一次性纸杯,却内藏乾坤,杯底的金线莲茶为饮品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作为“世界隐茶杯行业发展联盟”的成员,御善源以金线莲为核心原料,开发出多款营养保健茶制品,深受市场好评。
永安市黄泥家有限责任公司也紧跟市场趋势,推出金线莲口服液、胶囊、微粉等特色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灵芝、茯苓等深加工产品也同步发展,福建明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完成灵芝加工车间的改造后,积极推出新产品,如灵芝金线莲茶、灵芝咖啡等,进一步丰富了林下经济的产业链。
此外,青水畲族乡柯山村灵芝种植基地采用“公司+村委会+合作社”的模式,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中林(三明)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则立足生态优势,通过“央企+合作社+地方药企”的合作模式,精心选择套种品种,推动林下经济的产业化发展。这些实践都充分证明了林下经济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方面的巨大潜力。永安市精心挑选了生态优越、远离城市喧嚣的地区,建立了五个省级金线莲示范基地。这些基地旨在打造金线莲特色产业带,通过示范作用,激发更多农户种植金线莲的积极性。在推动金线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永安市不仅注重一产的规模扩大,更致力于二产的精细发展。那么,对于三产而言,如何进一步激活市场、提升效益呢?关键在于品牌的建设。永安市深知品牌的重要性,因此积极打造“移山莲”牌永安金线莲,使其在年月成功入选三明市“首批农特产品十大龙头品牌”。随后,永安金线莲又荣获闽产药食两用“福九味”品种之一的称号。年5月,该市进一步注册了“永安金线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在第十六届林博会上脱颖而出,入选三明道地药材“明八味”。这些品牌荣誉的获得,不仅提升了永安金线莲的知名度,更推动了其产业化发展的步伐。文旅康养产业为永安林下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年,“三明永安移山金线莲”项目荣获省旅游局颁发的“观光工厂”称号,吸引游客深度体验“仙草”的魅力。通过在全国2个省(区、市)设立销售点,并精心打造种植基地的金线莲栈道和金线莲亭等特色设施,公司分批组织客户前来观光旅游。最近,公司就成功接待了来自长乐、福清的00多名客户,让他们亲身感受金线莲的神奇与魅力。随着三产的深度融合,永安市的林下经济已从单一的种植模式,逐步发展为多元化的产业富民道路,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于这片绿色宝藏的挖掘中,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绚烂的丰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