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标—-“群燕腾飞”
漳州人印象中,永安远在深山。上世纪60年代,小三线建设,漳州等沿海城市一些工厂内迁,一批人跟着迁往永安,人们还记忆犹新。80年代初,高校毕业,同学惠勇分配到永安,我们多了个念想。永安聚会,成为说了多年的夙愿。
乙亥仲冬初四日,我们出发漳州,余公里,两个多小时车程,已见惠勇在高速永安路口迎接。惠勇上了车,边寒暄,边指引车子往市区走,边介绍永安情况。永安属三明县级市,地理位置几近福建中部,处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过渡地带,俚语“九山半水半分田”,概括了永安多山的地貌特征。九龙溪与巴溪汇合于城西,形似燕尾,永安故称“燕城”。
简单用过午餐,我们来到城西。文川溪环抱吉山村,村中错落分布着众多府第式高堂华屋,砖雕门楼规整华丽,堂横式格局庄严凝重,虽略显苍桑,老态龙钟,却神韵如初,处处透露着底气以及曾经的殷实和辉煌。
年4月,日寇践踏厦门,觊觎省会福州。国民党福建省政府看中多山的永安,省会迅速迁来。当时,主政福建的陈仪较为开明进步,面对较差的生活、办公条件,也没有大规模投入和建设,只是简单整修了一些道路,还选择近郊相对偏僻幽静的吉山村,与居民“协商”,征用了祠堂和部分民居,省政府所属单位、中央驻闽机构等数十个单位,各自摆下几张桌椅,成为堂而皇之的衙门。如今,这一抗战旧址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名录。
同属抗战旧址的文龙村“复兴堡”,和漳州有些关系。抗战期间,为把台湾籍人士的诸多团体组织起来,年,国民党在香港成立台湾党部筹备处。香港沦陷后,年4月,台湾党部直属国民党中央在漳州正式升格,次年1月迁来永安。在永安,台湾党部组织了一批台湾知名人士加入“光复台湾,振兴中华”抗日救亡活动,并创办发行《台湾研究季刋》。祖籍漳浦的谢东闵,曾任台湾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科长,先后在漳州、永安等地从事抗日斗争。
日本投降后,福建省政府迁返福州,台湾党部改组为台湾省党部迁去台湾。几乎整个抗战期间,永安作为福建省会,影响较大,吸引大批进步团体、爱国志士,形成“独擎东南半壁”的行政与文化中心,聚集出版社39家、印刷所20家,出版报刊种、书籍多种,出色完成了守土抗战的重责,是与重庆、桂林并称的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入夜,我们的主题隆重展开。同学们欢聚一堂,觥筹交错,共叙桑麻;欢歌曼舞,同忆岁月。高考恢复,我们来自龙溪地区各县市56人,会聚77级中文一班。经历各异,年龄悬殊,老三届和应届生同窗共读,成为“文革”后首届大学生的奇观。40年前,我们学成,哪来回哪去,多数回到原籍。惠勇是我们班少数几个应届年轻后生中的一个,也是全班唯一统配离开漳州,支援内地的同学。
毕业后,班级聚会不多,多以县为主轮流坐庄,一般时间较短,形式较单一。上一次,年东山聚会,时间拉长,增加了游览,形式更为生动,内容大为丰富。此次惠勇做了精心准备,精细安排,活动指南称《相约燕城,心灵永安》。同学聚会,不只说说话,吃吃饭,已然演变为同学组团旅游。
第二天,我们游览鳞隐石林和桃源洞。鳞隐石林在永安市区西北13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喀斯特”长在地下形成溶洞,千奇百怪,晶莹幽遂,人们并不陌生。同在福建的玉华洞,远在桂林的芦笛岩,贵在京城的石花洞等,为人熟知。“喀斯特”长在地上,竟如庭院中、案几上供人观赏的太湖石,皱、漏、瘦、透,通灵秀丽,婀娜多姿。身临鳞隐石林,穿梭于奇峰异洞间,近看大大小小的石锥、石芽、石柱、石笋,形态各异,争奇斗艳;远观突兀奇峰,嶙峋怪石,如海浪,似风林,步移景换,变幻万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啧啧。
永安城北9公里的桃源洞,是另一番景致。高耸绝壁上,万历年间镌刻“桃源洞口”四个大字,引领进入双峰耸立的狭谷隘口,桃花涧流水缓缓,可乘船,但冷风飕飕,寒气袭人,只得“缘溪行”,迂回曲折,“夹岸数百步”,“豁然开朗”,别有洞天。虽无“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却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神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到得山腰,悬岩断壁一缝隙,“隙仅分一线,上劈山巅,远秀山北,中不能容肩,凿之乃受。累级斜上,直贯其中。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徐霞客所言这道百余米长,高差数十米的缝隙,我通过时,仅穿贴身恤衫,侧身紧挨,逼将窒息,深感艰难;出得缝隙,早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上海基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上最狭长的一线天”,是有道理的。
游山之余,参观中国竹俱城和山地自行车公园后,第二夜,我们摆开永安特色小吃宴,叉叉粿、煨豆腐、果条筒、吉利圆子、芋包,等等等等,较之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毫不逊色。捧出地产吉山老酒,艳红清澈,醇香可口,酒精度低,却你推我辞,酒兴大不如昨日,廉颇老矣。毕竟岁月不饶人,我们年长者早逾从心所欲,年幼者也近耳顺,两天折腾,没有趴下,尚能坚持,可谓好同志了!
毕业后重要年份,我们有过几次聚会,人数从未齐全。未齐全原因很多,不必探究。然而恒言醒世,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同学一场,历经40年风花雪月,容颜已改,不再年轻;40年酸甜苦辣,心性已定,再无奢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不再是英雄的感慨,而是我等今生的写照。聚是缘,聚一次就缘深一级;见为福,见一次就福积一层。缘合故有,缘尽则灭。
第三天一早,我们径往安贞堡。路途较远,惠勇拿起话筒,再次负起导游之责,补充介绍我们未能参观的永安。永安山多,并不封闭落后。早在北宋年间就走出了探花陈瓘。陈瓘为官以忠言直谏闻名,被《水浒传》作为原型,艺术加工,多有描写,还开了两个回目:“陈瓘谏官升安抚,琼英处女做先锋”、“张清琼英双建功,陈瓘宋江同奏捷”。作为文人,陈瓘涉猎广泛,成就卓著,开创贡川理学,为宋代儒学复兴、理学建立做出了贡献。
近代,永安人刘佐成、李宝焌合作研制出中国首架飞机,被誉为“中国航空先驱”;著作《中国航空沿革纪略》,成为中国航空史的重要史料。“文革”前,备战备荒,永安成为福建“小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军地并举,迅速占有新中国工业发展一席之地。如今,老工业基地仍然焕发着青春,一个多月前的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永安产先进武器得到展示,彰显了小小山城的工业生产实力。
建于光绪年间的安贞堡,围龙屋式土楼建筑,高两层,深四进,厅堂为中轴线排列,庄重平稳。在导游诱导中,我们在大大小小数百个房屋间进进出出,从一二百个瞭望窗、射击孔往外探头探脑,在精美的装饰、彩绘、壁画前摇头晃脑,似乎看懂了什么,啪啪啪,赶紧拍照;似乎也没看懂什么,罢罢罢,就此一游。
离别的时候到了,惠勇开车在前引领,直至上了高速叉道,他往永安市区,我们往漳州而来,就此别过。永安聚会,东道主惠勇夫妇及朋友全程服务周到,夫妻同行的还有冯荣钦、陈武坤、李小平、周连柜、卢登南,女同学魏如燕、方淑影、张阿娜、黄素娥,男同胞郑智民、张智强、陈宝超、林瑞龙、沈舜友、方泽田、詹辉、游建兴、张毅强、林森竹和本人共27人参加。
有诗曰:
昔日学成各自还,班雏飞远落孤单。
古稀花甲今重会,燕子城头道永安。
图文:齐荣龙
声明:
1、本号所有转载内容(文字、图片等),均来自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文中陈述、观点、判断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仅供参考。
2、欢迎一切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基本道德底线、没有版权瑕疵、内容原创的文字、书画、音视频作品为本号生辉;来稿需署网名、昵称或真实姓名,尊重作者意愿,本号严格保守秘密。
老齐视界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