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安新闻
永安生活
永安农业
永安旅游
永安经济
风土人情

脉诊可以预测疾病生死吗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03/5813873.html
点击上方“良医之路”不会错过精彩文章哦!

大家知道,中医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诊断疾病的,但中医脉诊确实很难学,导致很多医生一方面因为其难学而干脆不学,一方面也越来越认为脉诊似乎可有可无,认为主要依赖问诊和舌诊就够了,这大概这也是许多中医临床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吧,同时也是许多中医医生越来越依赖西医的一个原因。其实脉诊之重要是问诊和舌诊绝难以代替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的就是脉,先秦中医大家多以脉决生死判预后,而这不只是传说而已,认识到这一点来源于我二十多年前的一次深刻体验。

年,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那时我在中医院心脏监护病房做住院医师,这一年快五一的时候,病房一位进修医生要提前回家,所以就将他的患者交给我代管。代管第一天我查房,查到他的一个患者,这是个男性患者,大约60多岁,是个高血压头晕的患者,已经治疗三周了,病情稳定准备五一前出院,那天我查房诊他的脉,让我一惊,患者的脉浮、略大、但浮散而无根,一般这样的脉多出现在危重患者的身上,但奇怪的是这个患者没有什么特别不适的症状,血压不高、心率正常,各项检查也大致正常,至少没有看出有什么大问题或者明显预后不佳的表现,舌诊也就是舌淡苔薄白,没有什么特别异常的。患者心情不错,就等着过几天出院了,我当时觉得奇怪,怎么这样一个患者会有这样的脉?我甚至怀疑自己的脉诊是不是不准确,或者大惊小怪了,亦或者这只是个偶然情况而已。由于也是刚毕业不久,临床经验太少,再加上心中疑惑,所以只是大概开了个天麻、石决明、桑叶、川牛膝、五味子等潜降收敛之药的方子。

三天以后,我再诊脉,患者的脉依然同前,没有变化,而且患者除脉诊外一切均示稳定或者“正常”,患者血压、心率、精神状态都很好,我觉得也许是我少见多怪了,后来也就不在意了。

又过了一天,患者准备次日出院了,中午大概十二点左右,在阳台上了同屋的病友聊天,我和几个护士正在办公室吃午饭,突然听到“医生快来”的呼救声,原来这个患者在和病友聊天的时候突然倒地猝死,我们立即组织了抢救,但一个小时的抢救没有把患者抢救过来,患者病逝。后来据和他聊天的病友说,当时患者心情很好,正在和他聊得一时兴起的时候,突然倒地了,然后他就赶紧呼救叫医生。此时我突然想到了四天前我看到的患者的脉诊——浮大散而无根,是不是患者的脉象已经在四天前反应出了患者的病情,只是患者当时还没有症状,从后来的结果看这个解释是合理的,否则也太巧合了,这可能是对之前的脉诊最好的解释了。

我们知道脉浮大散而无根,说明体内阳气浮跃,有可能是将要阴阳离决的表现,而后来的结果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我才明白原来脉诊可以在患者症状、体征和化验检查出现异常之前几天也许还会更长时间就已经表现出异常了,就已经给医生以提示了,这真是脉诊的神奇之处,这恐怕是西医和一般中医所远远不及之处吧。其实这在先秦中医中并不少见,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仓公都是如此,仓公诊病“决死生,有验,精良”,仓公大多数医案均是以脉定生死(也有望诊),如:

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诊其脉,告曰:“君之病恶,不可言也。”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内发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臃肿,后八日呕脓死。”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成即如期死。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切其脉,得肝气。肝气浊而静,此内关之病也。

再如:

齐章武里曹山跗病,臣意诊其脉,曰:“肺消瘅也,加以寒热。”即告其人曰:“死,不治。适其共养,此不当医治。”法曰“后三日而当狂,妄起行,欲走;后五日死。”即如期死。等等。

《内经》中以脉来判断生死预后的文字比比皆是,如此我们怎能不注重脉诊,不认真学习脉诊呢!

自此以后,我才开始刻苦学习脉诊,后来才发现古人诚不我欺,学会脉诊让我在临床中如虎添翼,脉诊判断病机,客观性强,准确性高,而且还有预测性,常常可以在患者没有出现症状、体征和西医检查异常之前,预测患者的病情演变,至此我才知道古人所创造的脉诊的神奇和伟大之处。而元气神机法正是以脉诊定阴阳、判病机、立处方的,归一饮、观复汤如何应用也主要依赖脉诊。

良医之路

“良医之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anzx.com/yajj/91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