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给旅游行业的重创不言而喻。在疫情期间,更多的旅游企业都在积极自救。裁员、降薪、代购等手段层出不穷。为了活着,每一个旅游企业、每一个旅游人都不容易。但是,自救,更多的手段还是治标不治本,即使熬过了疫情,恐怕也已经被市场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危机的出现,往往是“危”和“机”的共生阶段。但是,我们更多的是去专注的面对和解决“危”,从而忽略了“机”的把握。一次疫情,虽然是对旅游行业的一次严重打击。但是,给整个行业带来的改变和升级也是不可避免的。一周边游真正坐上市场王座其实,周边游市场一直都是旅游产品消费的主力军,只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景区的营销推广,更多的在尝试向二级、三级市场要增量。疫情的常态化,国际形势的动荡,都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走向。时间的碎片化,也决定了周边游的可行性。对于旅游项目而言,深挖一级市场的客源基数和消费习惯,已经成为了一项必须做好的工作。周边游成为市场主力,同时也决定了一次性观光游产品的没落。靠低价拉客冲量的旅游产品,很难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复游性产品,将很快成为市场的主导型产品。还想来、还能来,也将成为旅游产品打造和升级的方向。周边游市场无论何时都决定了一个旅游项目的成败,作为旅游从业者或者投资人,都要学会从周边游探寻机会和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有机会紧跟旅游发展的潮流。二客单价成为拯救旅游的神药疫情正当时,我们发现,旅游项目成为了恢复经济的第一牺牲品。各地的降价甚至免票政策层出不穷,大有你家唱罢我登场的架势。先不说这种手段对于社会的好与坏,但就对旅游行业而言,无疑是一次致命的打击。本来就活不起,一下子来个免票,绝对是恨你咋不早点死的心态。其实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而言,多死点旅游项目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对于那么多的投资人而言,着实有点残忍。旅游靠量取胜的时代马上就要过去,因为游客对于旅游品质的提升是不可避免的,不好的产品只会加速其消亡的速度。要想活下去或者活的更好,利润是必须的存在。但是现在的市场环境,价格战成为了主导,别说什么利润了,可能大家在探讨的都是谁赔的少的问题。在这种病态的市场环境下,怎么会有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呢?这个市场缺的不是高质量的消费者,而是缺少高质量的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留下的永远是最好的产品。毕竟,整个社会都是在发展的进程中,不曾停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anzx.com/ftrq/7982.html